本报讯2月开始,一向安静的哈市香坊区通天街被机器的轰鸣声打破,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随着地下工程的深入,一个盛装酒糟的窖子被挖出,经当年田家烧锅的后人指认,这正是田家烧锅的遗址,在地下已沉寂百余年。
“你们快来吧,通天街拆迁挖出了不少酒糟,地点就在田家烧锅原址上。”20日下午,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记者随同香坊区文化局卜丽梅局长和香坊文化馆王馆长一同前往拆迁现场。
在一片残垣断壁和碎石瓦砾中间,一条宽不足一米、深达两米的施工管线沟槽中,隐约可见中间的一片泥土有着和周围黄褐色的泥土截然不同的色调。
记者拾起一深褐色的块状物,仔细辨认,认出是颗粒状的粮食,还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酒糟味。记者看到,发现酒糟的地方距离通天街大约三十米远,距离公滨路百米远。附近的居民赵大爷告诉记者,听老人们讲,这一区域早些年可兴旺了,田家烧锅遗址就在这一片。
“这几天,我天天来这里,我知道拆迁施工肯定会挖出烧锅遗迹,果然不出我所料。”打电话的市民王久滨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年田家
小资料
1805年,田家烧锅创始人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由吉林榆树县田家屯来哈,依靠阿城县旗人温八秧子“房东”,几经开荒300垧(今香坊红旗大街东部),落脚扎根。1895年,田家烧锅周边形成了安埠大街和十几条街巷,并出现工商企业,当时有住户l000余户,4000余口人。(生活报)
烧锅的遗址所在地。据他讲,当年田家烧锅是由一户王姓人家和田家兄弟合伙开办的,地址在今天的公滨路—通天街—安埠街北段—东香胡同之间,此区域内都是王姓人家的宅院,这个宅院早在1795年就开始兴建了。大约在1805年左右,山东黄县的田保辉兄弟辗转来到哈尔滨。按当时清朝的规定,汉人不得任意开荒,于是,田姓便和王姓人家合伙开设了第一家烧锅。香坊水质好,酿酒奇香,王家人酿酒,田家兄弟跑外,宾县、阿城一带喝酒的人都认识田氏兄弟,遂使田家烧锅远近闻名,成为当时哈尔滨地区和北满地区第一家大型私营手工业作坊。而另一个东家王家则渐渐被人遗忘了。61岁的王久滨就是当年王家的第六代后人。
1900年7月,田家烧锅被炮火摧毁。在靠近通天街边的另一处管线沟中,经王久滨老人指认,记者看到沟中深一米处有一地方露出烧得焦黑的木头。“这是当年炮火留下的痕迹,当年我父亲才3岁。”
同行的卜丽梅局长认为,“遗迹虽然已经没有保留价值了,但是这段历史应该被后人记住,这是我们城市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